幼兒園大班新勞動教育前期測查表(五育融合視角)

1. 幼兒姓名:
2. 性別:
3. 出生年月:
4. 班別:
5. 測評日期:
6. 測評教師:
7. 勞動計劃與自我服務
能在成人引導下制定簡單的個人勞動小計劃(如“周一和媽媽一起整理書包,周二幫老師擦小椅子”)并嘗試執(zhí)行()
8. 勞動中能嘗試調整動作力度(如擦小桌子時不用太大力,搬輕玩具時用小手扶好)()
9. 勞動中的安全與健康
長時間勞動(如幫老師擺3-5分鐘椅子)后,能在成人提醒下休息(如“老師說,累了吧?坐下喝口水,會照做”)()
10. 能識別勞動中危險行為(如爬椅子擦高處的窗戶、那尖銳的勺子玩),并告訴成人()
11. 勞動經(jīng)驗與工具使用
能說出簡單勞動的具體步驟或原因(如“掃地時能順著一個方向,因為灰塵不會跑”“擦桌子要先擦桌面,再擦邊邊”)()
12. 能在成人幫助下嘗試用簡單工具做勞動(如用小掃帚掃地上的碎紙,用小抹布擦玩具)()
13. 簡單任務的執(zhí)行與困難應對
面對簡單勞動任務(如“整理圖書角:把故事書和繪本分開擺”),能在成人引導下分解小步驟(如“先把書拿出來,再分堆”)()
14. 勞動中遇到小困難(如“圖書擺不齊”“抹布太濕擦不干凈”),能主動問成人或同伴(如“老師,這本書怎么擺呀?”)()
15. 集體勞動與分工配合
愿意參與班級小勞動(如“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幫老師撿地上的碎紙;“給植物澆水”,用小杯子給小花澆一點水)
16. 在小組勞動(如“一起擺娃娃家的玩具”)中,能配合同伴完成簡單分工(如“我擺娃娃,你擺小桌子”)()
17. 勞動認識與情感表達
能說出1~2種常見職業(yè)的勞動內(nèi)容(如“醫(yī)生給人看病,老師給我們上課,媽媽給我做飯”)()
18. 勞動過程的審美嘗試
參與“美食小達人”勞動(如幫老師洗水果、擺水果盤)時,會嘗試給食物做簡單造型(如把蘋果切成小塊,擺成“小花”;把餅干排成“小火車”)()
19. 能用圖畫或簡單符號記錄勞動故事(如畫“我擦桌子”的樣子,用圓圈表示“我給小花澆水”)()
20. 勞動成果的欣賞與分享
能說出同伴的勞動成果的一個優(yōu)點(如“你折的紙船很漂亮”“你擺的水果盤真好看”)()
21. 能為班級勞動成果(如種植的小豆芽、手工畫)提簡單的展示建議(如“把小豆芽放在窗臺上,大家能看到”)()
22. 項目式勞動參與
能參與班級簡單勞動項目(如“植物角小照顧”:給小豆芽澆水、撿落葉)的1-2個環(huán)節(jié)()
23. 愿意把勞動成果分享給他人(如把種的小番茄送給弟弟妹妹,把折的紙船給同伴玩)()
24. 勞動中的觀察與思考
能注意到生活中不環(huán)保的勞動行為(如媽媽用一次性筷子,爸爸把垃圾亂扔),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如“媽媽,我們用自己的筷子吧”)()
25. 勞動中遇到困難(如擰不干抹布)會()
26. 教師備注(突出幼兒典型表現(xiàn)或特殊需求):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