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療標準相關知識
您的姓名:
1. 封管液量≥(導管+附加裝置)容積的()倍。
A 2倍
B 5倍
C 3倍
D 1.2倍
2. PVC穿刺及維護時應選擇合適的皮膚消毒劑,宜選用以下( )消毒劑
A 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年齡<2個月的嬰兒慎用)
B 有效碘濃度不低于0.5%的碘伏
C.2%碘酊溶液
D.75%酒精
3. 合理選擇輸液工具的原則是()
A 滿足治療需要
B 穿刺次數(shù)最少
C 對病人損傷最小
D 選擇較細、較長的導管
4. 下列屬于靜脈治療并發(fā)癥的有()
A 靜脈炎
B 藥物外滲藥物滲出
C 醫(yī)用粘膠相關性皮膚損傷
5. 下列英文縮寫語正確的是?
A.CVC中心靜脈導管
B.CVAD中心血管通路裝置
C.PIVC 外周靜脈導管
D.PVC 腸內營養(yǎng)
6. 靜脈輸液治療消毒時()方可穿刺。
A.以穿刺點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兩遍,待自然干燥后
B.以穿刺點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一遍,無需自然干燥
C.避開穿刺點擦拭,至少消毒一遍,待自然干燥后
D.避開穿刺點擦拭,至少消毒兩遍,無需待干
7. 評估穿刺部位皮膚情況和靜脈條件,在滿足治療需要的情況下,選擇留置針型號的原則()。
A.選擇管徑較細、管腔數(shù)量少、創(chuàng)傷小的導管
B.選擇大型號的導管
C.盡量選擇較粗、較短的導管
.D.選擇導管內腔數(shù)量最多的導管
8. 外周靜脈導管不宜用于()持續(xù)性靜脈輸注。
A.非腐蝕性藥物
B.腐蝕性藥物
C.任何性質的藥物
D.以上都可以
9. 外周靜脈導管穿刺處的皮膚消毒范圍直徑應()進行穿刺。
A.≥8cm,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在
B.≥5cm,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在
C.≥8cm,無需待干即可
D.≥15cm,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
10. 推注、輸入刺激性或腐蝕性藥物過程中,()。
A.應注意觀察回血情況,確保導管在靜脈內
B.應觀察穿刺點處有無紅、腫、熱、痛
C.應注意推注速度D.應觀察患者有無輸液反應
11. 腸外營養(yǎng)宜現(xiàn)用現(xiàn)配,應在( )輸注完畢,如需存放,應置于( ),并應復溫后在輸注。()
A.12h,4℃冰箱內
B.24h,4℃冰箱內
C.24h,5℃冰箱內
D.24h,室溫
12. 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應從血庫取出后( )內輸注,1個單位的全血或成分血應在( )內輸完。輸血完畢應記錄,空血袋應低溫保存( )()
A.10min,2h,24h
B.30min,4h,24h
C.30min,2h,48h
D.10min,4h,24h
13. PICC、CVC、PORT的沖管和封管應使用()注射器或一次性專用沖洗裝置。
A.10ml及以上
B.5ml及以上
C.10ml
D.20ml
14. 穿刺部位疼痛,有紅斑,靜脈條索長度>2.54cm,屬于靜脈炎幾級()
A.1級
B. 2級
C. 3級
D.4級
15. 血管活性藥物使用注意事項為()
A.宜使用注射泵輸注
B.宜選用中心靜脈通路輸注,緊急情況下可選擇外周大靜脈輸注
C.輸注多種血管活性藥物時,應在輸注管路頭端和尾端分別標識
D.停止藥物輸注時,應先撤除注射器及輸注管路,用空注射器抽吸輸液端口直到抽出血液后在封管
E.以上都是
16.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操作規(guī)范》中對輸液附加裝置的使用哪項錯誤?()
A.輸液附加裝置加三通、延長管、肝素帽、無針接頭、過濾器、輸液器等
B.應盡可能減少輸液附加裝置的使用。
C.輸液附加裝置宜選用螺旋接口
D.經輸液接頭(或接口)進行輸液及推注藥液前,應使用消毒劑多方位擦拭各種接頭(或接口)的橫切面及外圍。
17. 一次性靜脈輸液鋼針適宜范圍哪項錯誤?()
A.短期(小于4小時)或單次給藥、
B.用于靜脈采血
C.液體限于等滲或接近等滲
D.甘露醇快速輸注
18. 2024年《靜脈治療技術操作標準》中靜脈導管拔出時間及要求()
A、外周靜脈留置針宜72h~96h拔除導管
B、靜脈導管拔除后應檢查導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還應保持穿刺點密閉24h
C、外周靜脈留置針應72h~96h更換一次
D、靜脈導管拔除后應檢查導管的完整性,PICC、CVC還應保持穿刺點密閉24h
19. 外周靜脈穿刺時應注意的事項()
A、宜選擇上肢靜脈作為穿刺部位,避開靜脈瓣、關節(jié)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癥、硬結等處的靜脈
B、成年人不宜選擇下肢靜脈進行穿刺
C、小兒不宜首選頭皮靜脈
D、接受乳腺癌根治術和腋下淋巴結清掃術的患者應選健側肢體進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術史的靜脈不宜進行置管
E、一次性靜脈輸液鋼針穿刺處的皮膚消毒范圍直徑應≥5cm,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處的皮膚消毒范圍直徑應≥8cm,應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進行穿刺
F、應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現(xiàn)腫脹、疼痛等異常不適時,及時告知醫(yī)務人員(
20. 2024年《靜脈治療技術操作標準》中發(fā)生靜脈炎時患肢體位的要求()
A、應拔除PVC,可暫時保留PICC;及時通知醫(yī)師,給予對癥處理
B、應抬高患肢,避免受壓,必要時應停止在患肢靜脈輸液
C、將患肢抬高、制動、避免受壓,必要時,應停止在患肢靜脈輸液
D、應觀察局部及全身情況變化并記錄
21. 2024年《靜脈治療技術操作標準》輸血及空血袋保存的要求()
A、全血和成分血出庫后,應在4h內完成輸注,不應再進行保存
B、輸注速度宜先慢后快,起始的15min慢速輸注,嚴密監(jiān)測是否發(fā)生輸血不良反應,若無不良反,應以患者能夠耐受的最快速度完成輸注
C、輸血起始速度宜慢,應觀察15 min無不適后再根據(jù)患者病情、年齡及輸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調節(jié)滴速
D、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應從血庫取出后30 min內輸注,1個單位的全血或成分血應在4h內輸完
E、輸血完畢后,醫(y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貼在病例中,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血庫)至少保存一次
F、輸血完畢應記錄,空血袋應低溫保存24h
22. 2024年《靜脈治療技術操作標準》中敷料更換的要點為()
A、應每日觀察穿刺點周圍皮膚及敷料的完整性
B、應每日觀察穿刺點及周圍皮膚的完整性
C、無菌透明敷料應至少每7d更換一次,無菌紗布敷料應至少每2d更換一次
D、若穿刺部位發(fā)生滲液、滲血時應及時更換敷料
E、穿刺部位的敷料發(fā)生松動、污染等完整性受損時應立即更換
23. 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臨床表現(xiàn)通常包括(分值:*
A.發(fā)熱、寒戰(zhàn)、低血壓
B. 皮膚紅腫、疼痛
C. 感染部位分泌物增多
D. 血壓升高、心率減慢
24. 敷料更換時機以下哪些符合(分值:
A. 無菌紗布敷料至少2天更換一次,無菌透明敷料至少7天更換一次
B. 敷料出現(xiàn)卷邊、松脫時
C. 穿刺部位滲血、滲液時
D. 病人正在輸液時
25. 輸液裝置更換時機以下哪些符合(分值:
A. 連續(xù)輸液24小時更換一次
B. 懷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損時
C. 輸注全血、成分血時輸液器4小時更換
D.每次輸液前更換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