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質量管理知識競賽
1、質量意識,就是對質量的認知及態(tài)度,企業(yè)需要( )具有質量意識。
A、管理者
B、全體員工
C、質檢人員
D、生產部員工
2、質量改進項目始于質量改進機會的是( )。
A、組織
B、識別
C、實施
D、計劃
3、在進行5S整頓工作時,要將每項物品放在一個特定的位置,其目的是( )。
A、使工作場所一目了然
B、營造整齊的工作環(huán)境
C、清除過多的積壓物品
D、縮短物品的尋找時間
4、標識和可追溯性的主要目的是( )。
A、識別不同的產品
B、識別產品的狀態(tài)
C、防止不合格品流轉
D、A+B+C
5、“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標準是組織開展生產和經營活動的依據,其制定的對象通常是( )。
A、具有可追溯性的事物
B、可以定量描述的事物
C、不可以定量描述的事物
D、重復出現的事物
6、質量檢驗的作用包括( )。
A、監(jiān)督
B、保證
C、預防
D、以上都是
7、考核檢驗工作的重要指標有( )。
A、漏檢率
B、錯檢率
C、檢驗差錯率
D、以上都是
8、原材料進廠時廠家應提供出廠合格證和( )。
A、出貨單
B、稅務登記證
C、檢測報告
D、營業(yè)執(zhí)照
9、檢驗準確率與錯檢率是用來考核( )的。
A、產品質量
B、制造質量
C、檢驗質量
D、質量監(jiān)督水平
10、操作者精心加工,一批產品質量( )完全一致的。
A、是可以做到
B、也是做不到
C、有時是能做到
D、極少可能做到
11、長度單位米的法定計量單位符號是 ( )。
A、M
B、m
C、n
C、L
12、計量的(約定)真值減去計量結果是( ) 。
A、計量誤差
B、修正值
C、示值
D、偏差值
13、( )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強滿足質量要求的能力。
A、質量目標
B、質量策劃
C、質量保證
D、質量改進
14、( )是實現單位統(tǒng)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
A、檢查
B、標準化
C、計量
D、檢定
15、不合格指的是( )。
A、不合格的產品
B、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產品
C、不符合要求
D、交付或開始使用后發(fā)生不合格的產品
16、質量控制的重點是( )
A、防止差錯發(fā)生
B、提高質量保證能力
C、質量策劃
D、質量保證
17、通過嚴格的質量檢驗,剔除不合格產品并予于“隔離”,實現不合格的原材料及產品不投產、不轉序、不放行、不交付,實現( )。
A、把關功能
B、預防功能
C、鑒別功能
D、報告功能
18、( )對檢驗的記錄和判定的結果進行簽字確認。
A、生產部主管
B、操作者
C、檢驗有關人員
D、總經理
19、首件檢驗的作業(yè)時機是( )。
A、采購原材料時
B、產品最終完成時
C、產品生產過程中的任何工序
D、產品批量生產前
20、產品放行、交付前要通過兩個過程,第一是產品檢驗;第二是( ),二者缺一不可。
A、對提供能證實產品質量符合規(guī)定要求的客觀證據的認定
B、對提供的客觀證據進行規(guī)定要求是否得到滿足的認定
C、產品合格確認
D、檢驗人員對檢驗的記錄和判定的結果進行簽字確認
21、產品的質量特性是在產品( )過程中形成的。
A、檢驗
B、銷售
C、策劃
D、實現
22、下列哪一項不是計量標準器具的使用必須具備的條件( )。
A、經計量檢定合格
B、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環(huán)境條件、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C、具有稱職的保存、維護、使用人員
D、具有完美的外觀。
23、質量檢驗過程中的“三檢制”不包括( )。
A、自檢
B、互檢
C、專檢
D、抽檢
24、按檢驗階段分,檢驗不包括( )三類。
A、進貨檢驗
B、 過程檢驗
C、 理化檢驗
D、 最終檢驗
25、完整的內部質量審核不包括( )。
A、體系審核
B、產品質量審核
C、過程審核
D、危險源審核
姓名: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